近日,英國財務大臣喬治·奧斯本公布了2015至2016財年預算報告,這是本屆聯合政府最后一份財年預算報告。在此期間,英國教育支出約為990億英鎊,占財政支出總額的13.3%。
對于職業教育來說,英國政府給予了大量經費投入和政策支持,使得學徒制度以全新的面貌強勢回歸,再次成為英國教育改革的寵兒。
從培訓經費來看,英國對學徒制的投入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從2009至2010學年的10.72億英鎊增加到2013至2014學年的15.66億英鎊。資金和政策的投入使得學徒制的參與率和完成率大幅上升。
盡管如此,本輪學徒制改革仍然遭到學界的批評和非議,主要針對學徒培養質量。甚至有學者坦言,現在的學徒制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徒制了。
這種判斷基于兩個重要事實。首先,雇主積極性不高。有數據顯示,英國總計有100多萬個公司,其中約13萬個公司提供學徒制培訓項目,且在大公司中,僅有30%左右的大公司提供學徒制培訓項目。其次,技能未達到預期水平。盡管學徒制的參與率和完成率大幅提升,但根據英國就業與技能委員會2010年報告,在經濟與合作組織成員國中,英國仍處于中下水平,高端技能人才依然緊缺。
那么,巨額的投入和重磅的支持為何沒有換來政府所期待的結果呢?
這一輪學徒制改革過程中,英國政府的巨額經費激勵的只是培訓機構,而非雇主。在整個運作過程中,培訓機構占了絕對主導,而雇主只是配角而已。在這種主次分配的制度下,大多數雇主不樂意、不愿意參與的態度就可想而知了。
為此,英國政府開始反思和調研大筆經費投入的真實效益,并基于大量證據收集后開始轉變對學徒制的投入方向,逐漸凸顯雇主的需求。
2011年12月,英國商業、創新與技能部又提出建立專門的技能撥款機構和實行更有效的經費撥款制度,以保障技能撥款的效益最大化。
2012年7月,英國教育部委托創業公司學校創始人理查德啟動《理查德學徒制評論——尋求證據》,其核心目的就是確保未來的學徒制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提供雇主和學習者需要的高質量培訓與資格,實現政府投資效益的最大化?;跉v經半年多的取證,共提出了10條建議。2013年3月,英國政府對《理查德學徒制評論》的回應是:“理查德已經為改革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以確保所有學徒制對于雇主的需求做出嚴謹且彈性的回應?!?/p>
2013年10月,英國政府發布了《英格蘭未來的學徒制:執行計劃》。該計劃提出了若干學徒制的改革措施,其中第一條就是:雇主是開發新學徒制標準的主體。它還指出,要提高雇主在開發和實施學徒制評價方式中的主導作用,提高雇主和青年人參與學徒制的意識等,英國未來的學徒制改革將從根本上改變雇主、政府和培訓提供者之間的關系。
在2013至2014年度,英國政府投入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主要投入雇主和學習者。政府專為16至24歲的學徒發放雇主津貼,為符合條件的雇主發放1500英鎊的補貼。由此可見,整個學徒制的運行機制隨著政府投入方向的變化而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除此之外,突出雇主主導和雇主需求的政府投入導向不僅僅反映在學徒制度的未來改革中,英國就業與技能委員會建議在英國國內構建一個由企業主導的、單一的、可持續發展的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以順應企業需求,促進經濟增長。
了解最新教育動態,如何提升教育效果,如何運營教育網校,教育同行交流……歡迎點擊標題下方微學云平臺,查看并訂閱“微學云平臺”公眾號,或掃文章下方的二維碼。微學云平臺精選最有價值的教育資訊,每日按主題為您推送,節約您的寶貴時間。